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科學班升大學 可望免考學測

科學班升大學 可望免考學測


2010/11/15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年僅36歲,台灣想要培育青年科學家,台北市建國高中校長蔡炳坤認為,「不能被升學考試綁住」,已開辦兩年的建中科學班明年的招生時程,考慮提前到基測考試之前。教育部也將著手修法,讓科學班學生可以不必考學測就可申請大學。

目前國內有六所高中設立科學班,包括建中、師大附中、武陵高中、台中一中、台南一中及高雄中學,以「培育年輕科學家」為目標。開辦才兩年,已看出學習成效,蔡炳坤說,建中科學班高一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已得一面金牌。

蔡炳坤說,科學班學生以兩年時間上完高中三年課程,升高三時要考「資格考」,沒通過就要回到普通班,通過者高三就到大學去上課。但一般高中生高三時都忙著準備學測和指考,為了讓科學班學生高三專心在基礎科學研究,他建議教育部,讓科學班「資格考」等同「學測」考試,科學班學生可憑資格考成績,直接進入大學推甄第二階段。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也證實,教育部正著手修改高級中等學校法,讓高中科學班學生不必考學測,以資格考的成績直接申請大學,但僅限定申請基礎科學系,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萬一修法不及,則先以試辦方式辦理;如果志在醫學系的學生,就不要報考科學班。

蔡炳坤表示,應付升學考試的學習方式,不利於科學人才的培育,建中科學班的招生方式,基測只看國、英兩科當門檻,校方自訂一套筆試及實驗操作,否則如果只看基測分數,科學班有半數學生根本進不了建中,這也凸顯基測考試的鑑別度不高。

科學班升大學 擬資格考代學測


2010/11/16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去年起在建中、台中一中、雄中等6所高中推動科學班,希望從小培養基礎科學人才,但科學班學生未來升學管道卻未打通。教育部規畫,將讓科學班學生以高二升高三資格考的成績,取代學測成績,來參加大學甄試;未來則考慮修法,讓學生保送大學的物理等基礎科學相關學系。

目前與大學合辦的高中科學班共6所,包括建中(與台大合作)、師大附中(與台師大、陽明合作)、科學園區實中(與清大合作)、台中一中(與交大合作)、台南一中(與成大合作)、雄中(與中山大學合作),目前高一、二共318位學生,今年獲教育部補助1800萬元,讓大學講師到高中教課,每位學生平均獲得年補助為5萬6千元。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說,讓科學班學生以資格考成績來升學,主要是避免學生為準備升學考而中斷研究;並考慮修訂大學法,讓科學班學生可照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得牌學生,保送大學的基礎科學科系,「不能保送電機系、醫學系。」

但因目前大學與高中合作有地域性,張明文說,未來保送可能不限於原合作大學,也就是雄中科學班學生不一定得保送中山大學,也可選台大的物理系、化學系等科系。

但台中一中校長郭伯嘉也擔心,未來若甄試、保送,都不限原合作大學,而讓學生從合作科學班的7所大學中選考,「將形成又一次的小聯考,會讓科學班精神打折。」

北一女去年即不贊成在現行資優班之外,再設「超級資優班」—科學班,因此,也有人擔心保送大學的管道一打通,北一女校方將抵不住家長要求設科學班壓力。且東部並無科學班,花東有意研究基礎科學的高中生要到高雄就讀;教育部承諾,未來如有保送的「升學直通車」,會再考量區域平衡問題。
科學班》要進科學班 得先過三關

2009/03/06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教育,不能搶短線!
教育部今年首度開放高中設置「科學班」,培養基礎科學人才。圖片提供/聯合報系
想要就讀高中科學班,要有過關斬將的實力,除了基測考試篩選,還有接受高中第一階段紙筆測驗、第二階段操作測驗,考上了之後,高一、高二就要上完高中三年數理科目,但高三可以到大學上課,將來可抵免大學學分。


台北市建國中學要開辦科學班消息傳出後,北市明星國中日前已迫不及待邀請建中老師到校說明科學班的招生條件及課程特色,吸引很多國三生及家長前往聆聽。

建中科學班走的是「純科學」的路,課程規畫上,高一時邀請教授到建中授課,每位教授連續上一個星期、講授一個完整的概念,並安排博士生來做分組指導。高二分組,學生可選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或生物組,跟大學教授一起做研究。科學班高二下學期將舉辦會考,通過會考者高三才能到大學聽課;未通過的人則轉到普通班。

建中科學班另一個特色是,把體育課從兩節增加為三節。建中教務主任常月如表示,大陸重點高中的北京四中,每天都有體育課,還要做20分鐘的課間護眼操,強國必須強身,要做好學問必須有強健體魄,因此增加科學班一堂體育課。

國中家長很關心科學班的出路,建中表示,科學班是培養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或生物學家,適合想讀基礎科學的學生就讀,如果想讀醫學系,不管是科學班或數理資優班,都沒有特殊的加分條件。

教育部中教司表示,欲申請科學班的學生必須在國中成績到達全年級3%以上,比數理資優班全班成績前二分之一的條件還高,或以國家代表隊身分參加國際性比賽、參加國家級數理性質比賽有名次的學生,才可報名參加科學班的甄試。目前已敲定合作開設科學班包括新竹實驗高中與清華大學、台南一中與成功大學、台中一中與交通大學、高雄中學與中山大學,將於今年6月開始招生。


科學班得升學考 人才培育成效打折扣
2010/04/25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亞洲暨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計畫主持人林明瑞昨天指出,東南亞國家近年來致力科學教育,日本、韓國等都設科學菁英高中,台灣沒有一貫制度,國科會和教育部沒有整合,科學人才培育令人憂心。
林明瑞進一步指出,去年實施的科學班,並沒有與升學制度脫勾,學生到高三要升學考,仍要分心準備,課程也無法擺脫跟考試相關內容,只是「半調子」。

林明瑞說,以國際或亞洲奧林匹亞物理競賽台灣選手選拔情形來看,以往都以高三學生為主,近5年來高二學生冒出來,也有不少高一學生,年齡往下降是好事,但令人憂慮情形也不少。

他表示,首先是女生很少,每屆都會有女生,但人數非常少;其次是南北差距大,越往南學生愈少,這與製造業出走有很大的關係,但台南地區在南科設立後,獲選學生人數就回升。

林明瑞說,國際物理競賽選手,男女比例約是20比1,台灣和歐美等國家都是男生多、女生很少,只有阿拉伯國家女選手多於男生,十分特殊。

林明瑞分析,阿拉伯國家男生多經商,女生學理科者多,物理競賽女生通常會超過一半。西方國家過去在科學界有歧視女性情形,台灣工作上沒有性別歧視,但跟社會文化有關,父母從小就對男女發展有不同期望。

林明瑞表示,政府政策上要鼓勵女性多朝科學發展,目前科學班有給女生特別名額,但他對政府培育科學人才沒有一貫政策,且部會沒有整合,非常憂心。

他指出,日本對要不要設科學菁英高中辯論很久,但看到大陸和南韓等國都設了,尤其是南韓的成效良好,非常緊張,去年也在橫濱設了一所,投下一億美金。

林明瑞說,台灣社會至今無法接受科學菁英高中,去年設6班科學班,但學生升大學仍要考試,學生要分心準備考試,會讓科學教育成效大打折扣,他強烈建議應以資格考取代升學考,學生即可進大學。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指出,如果沒有升學考,不少家長可能會質疑制度的公平性,對於林明瑞的建議,教育部正在進行內部意見整合,希望能說服家長,也要讓大學同意。


追求跨領域專業 醫學生回頭念物理系
2010/11/15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今年指考放榜,台大物理系今年擠下電機系成為二類組第一志願,基礎科學逐漸獲得學生青睞,台大物理系去年與今年更出現醫學院學生或住院醫師重考擠進台大物理系;台大物理系主任熊怡分析,包括物理系在內的基礎科學,日益受到家長肯定,給學生選填志願時更多自主空間。

熊怡指出,近幾年陸續有幾位醫學院學生,甚至住院醫師回頭念物理系大學部,充分顯示學生勇於「擇己所愛」;而且有了醫學背景,再來鑽研基礎物理,等於是擁有跨領域的專業,未來發展更具潛力。

熊怡表示,近10年來,基礎科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科學之福,等於是提供台灣發展科學最好的土壤;再加上家長觀念逐漸改變,不再堅持考生一定要念有「錢途」的科系,讓考生能自主的選擇喜歡的領域,這是造成物理系分數逐漸攀升的主因。

物理打敗電機 基礎科學翻紅
2010/08/06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大學今天放榜,二類組冠系軍換成台大物理系,擠下歷年第一名的台大電機系,而且錄取的20名全部是男生,建中就一口氣就上榜七人。建中校長蔡炳坤分析,從去年就發現選擇基礎科學的學生增加,今年更加明顯,已經形成趨勢。

蔡炳坤分析,40年前,受到楊振寧與李政道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激勵,台大物理系曾經穩居大學聯考甲組(理工科系)的第一志願;但後來由於台灣經濟快速發展,應用性高的科系更受重視,物理系才逐漸退後,由台大電機長期穩座第一志願。但如今沒有受到任何激勵,台大物理系突然超越電機系,非常令人意外。

台大物理系主任熊怡上午得知消息後,直呼「很意外」。他表示,現在的學生會尋找自己的興趣、選填想要的科系,這是好現象,對台灣科技發展來說,基礎物理在發展任何一種科技時都需要用到,電機系也要必修量子物理,基礎科學本來就應該獲得重視。
蔡炳坤也認為,近幾年學生的自主性越來越高,家長也能尊重孩子的選擇,可能是物理系突然翻紅的原因之一。此外,大學已經不再是最終學歷,念物理系,未來考研究所或攻讀博士,都需要用到基礎物理,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讓台大物理系一直保持高分。

二類組冠軍換人做 台大物理打敗台大電機


2010/08/06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清大物理系也超越清大電機

99學年度大學入學考試分發上午放榜,二類組冠軍系大洗牌,台大物理系最低錄取分408.01分,超越歷年冠軍台大電機系的404.55分,首度登上大學指考二類組冠軍系寶座。

清大物理系光電組最低錄取分381.25分,也打破往年清大各系的分數排名,超越清大電機系的377.6分。針對台大和清大物理系分數的竄高,分發會主任委員、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說,這反映更多優秀高中生選擇讀物理系,「這是可喜的現象」。

學生不再一窩蜂讀電機、醫學

賴明詔表示,物理系是基礎科學,若未來有更多優秀學生把基礎科學視為「最愛」,而不是一窩蜂的去讀電機或醫學系,對國家未來的科學發展,絕對是好事。

他指出,目前台灣有幾所重點高中和大學,已攜手合作設「科學班」,讓科學成績優異的高中生有機會到大學上課、做實驗,更清楚自己的性向和志趣,而不會盲目追隨社會的價值觀。

未來更多高中生讀基礎科學

賴明詔也說,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高中生選讀基礎科學。而且,大學讀基礎科學,到國外申請研究所更有利。

得勝者文教升學顧問劉駿豪則分析,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以台大物理系為第一志願,今年台大物理系指考分發招生名額只有20人,比去年的27人少7名,在粥少僧多的情況下,也帶動最低錄取分數的提高。




物理熱 李遠哲:幾十年教育成果

2010/08/08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變成今年指定科目考試第二類組第一志願,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認為,很多優秀學生願意選物理系就讀,是幾十年來教育工作的努力成果。「學基礎能走得更遠,」他認為基礎科學轉往應用科學發展也比較容易。

「年輕人能釋放活力和創造力是很好的事。」李遠哲指出,雖然分數不代表一切,但今年他看到物理系分數很高,代表基礎科學研究有了不少「很靈光的人」加入,他勉勵這些學生追求自己的興趣、過美滿的人生。

李遠哲在「旺宏金矽獎」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教育教的都是前人經驗和知識累積,沒有教孩子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他後來補充,歐洲的「探求式」教育和台灣著重的知識累積都很重要,例如了解建構式數學、背九九乘法都是重要的,學生要學到把訊息轉換為知識,再轉換為智慧,才能探求更高深的東西。
李遠哲曾擔任2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持人,他昨天批評外界常講「教改是失敗的、李遠哲要負責」是「有政治目的」。他希望在開下次教育重要會議之前,好好看看當時委員們的主張-「帶好所有的學生」。

「筆試不一定考得出創造力。」李遠哲還是認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不要用聯考方式;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也應該用口試方式,或參考中學老師意見,從各方面評鑑一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