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12年基本教育的核心問題--社區高中職的均(優)質化規畫

12年基本教育的核心問題--社區高中職的均(優)質化規畫

2011年5月31日 00:06
  • (●作者國林,北市,博,公務員並兼任助理教授。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國林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草案)」出爐,其中最令家長注意與爭議的是子女的入學方式,因為關係到學生升學考試壓力的解除與就讀學校的分發 方式,草案中規劃學生中有70%得以免試入學,以符合義務教育精神;另外30%的學生可以參加甄試競爭,進入「特色學校」就讀,是想保留明星學校精神,設 計此比例的官員算是很聰明,「魚與熊掌」都想兼得,但沒料到在立法院報告時設計的矛盾與複雜遭到質疑,而且簡單的就近入學設計,依然解釋不清。

依教育部規劃,當免試入學的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分為「登記」與「申請」兩種模式,登記分為「隨機抽籤」與「梯次抽籤」;申請又分為「比 序方式」與「擇優採計」。難怪立法委員質詢認為設計過於複雜,恐使弱勢家庭的家長更加徬徨無助,至於考試入學部分,特色學校與多區舉辦基本學力測驗也遭家 長團體批評為「假國教」,使整個設計方案陷入「免試分發有門檻,考試競爭更困難」的窘境,規劃理念似乎背離了義務教育的本意,設計方式也漏洞百出,立委們 不分黨派的要求教育部在舉辦公聽會時,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再作修正;另外家長團體也使用嚴厲的手段示威抗爭,團體負責人也以辭職表示抗議,認為學生又將走 入另一場教育白老鼠噩夢。

12年基本教育基本上應是9年義務教育的延伸,但教育部礙於現實考量,將性質解釋為非強迫的基本教育,因此才會有30%的考試名額與70%的分發 名額的設計,想必未來在分發作業勢必造成好學區戶籍擠爆,考試甄選也會因名額稀少造成更多惡性競爭與惡性補習,教育部若再不仔細思考配套措施,除了在分發 的技術問題上打轉之外,也將繼續在矛盾與兩難之間徘迴不定。

筆者認為明星學校並不會造成12年基本教育的困擾,也不必消滅,反而要以明星學校為典範,擴及建立模組,藉以提升其他非明星學校成為明星學校,而 不是消滅明星學校。唯有拉近各學校的教育資源,使未來實施的基本教育能夠兼顧優質化與均質化,在如此雙管齊下的努力便能成為實施12年基本教育成功的基 礎。

12年基本教育主要關鍵在於學校資源與教師素質之均質化。具體作法是教育部應先將學校與教師實施分級制度(僅學生升學成績不列入分級),學校分級 部分先做一次全國視導普查,由視導專家依據標準化程序擬定標準評量表,依據評量項目逐一檢視各高級中等學校,予以分級並製成報告,評定分為一級(最優)到 五級(普通),例如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成功中學、景美女中、中山女高等校當然都列為一級學校,每年必須維持現狀最佳狀態。

其他被評定二級以下學校,政府應請學校提出改善計畫並給予經費,讓其有邁向一級優良學校的機會,政府以三年時間將經費投注在二級以下學校,尤其五 級學校,政府必須給予最大的照顧與支援,並每年實施視導,不斷強迫改善其教育體質,以迎接12年基本教育之開辦;教師部分亦依專家擬定之量表,實施主科 (國英數理化)教師分級,教師分級非表示教師之優劣列等,僅表示教學經驗年資或證照能力,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為平衡學校資源,得賦予調動教師的權力,以配合 學校分級制度的實施,並做為學校提升教師素質的考量基準。

現行的明星學校不必擔心僅能保持30%比例而消磨亮度,其他地方知名度高的學校也不必為了70%比例而擔心素質低落,12年基本教育的重點是學校 的優質化,分發方式反倒是低層次的技術問題,如果能夠讓現行明星學校維持100%的純度又有何妨?只要其他分級學校能夠逐年依改善計畫及藉由專業視導意 見,不斷充實資源改變學校體質,終有一天亦會成為優質社區特色學校(一級學校),另建國、北一女等明星學校若不努力,亦有被評為二級以下學校之命運。當家 長深深感受到政府的用心度,以及社區學校成長與特色發展的誠意,就有信心把子女留在社區學校就讀。

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成功端賴政府的魄力與決心,新的政策新的希望,千萬不要再被枝節的繁瑣問題纏繞,趕緊破繭而出,繼續創造台灣教育新奇蹟。

原文網址: 12年基本教育的核心問題--社區高中職的均(優)質化規畫 | 論壇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5/31/142-2716548.htm#ixzz1O5LrhIS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