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曹植: 本是同根生


http://www.mdnkids.com/book_newlanguage/5.shtml


  曹操娶了好幾位妻妾,一共生了25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曹丕、次子曹彰與三子曹植最為聞名,他們剛好都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
  曹植,字子建,是個很有文才與政治抱負的人,但也是個愛喝酒、任性、不拘小節的人。曹操原本很看重他,想把大位傳 給他,可惜曹植好幾次都喝酒誤事;加上哥哥曹丕很有心機,表面上完全不動聲色,和他維持友好關係,暗中卻處心積慮的陷害。最後,曹植終於把太子的位置拱手 讓給了曹丕。
  曹丕是個心胸狹窄的人,而且跟曹操一樣疑心病重,雖然也有幾分文才,但總是不及曹植,因此,即使順利繼承大位,卻還是十分嫉妒曹植。
  曹操死後,曹丕篡奪漢朝的帝位,是為魏文帝。他則追諡曹操為魏武帝,封母親卞氏為太后。
  雖然如此,他卻讓母親眼睜睜地看著他展開殘殺親兄弟的計畫。
  當時,曹彰被曹操封為任城威王,個性剛強,驍勇善戰。曹丕對於他十分猜忌與害怕,擔心他會用武力反叛他。於是,就利用卞太后邀約他們兄弟下棋的閣樓中,暗中在備好的果餅棗子蒂上沾毒,自己挑沒毒的棗子吃,讓同胞弟弟曹彰拿有毒的來吃。
  曹彰中毒時,卞太后急得光著腳跑到井邊取水,可是到處都找不到裝水的瓶子。原來這又是曹丕的陰謀,他早已事先命人打破所有的瓶瓶罐罐,讓卞太后眼睜睜的看著親兒子曹彰中毒死去的悲痛情景。
  接著,曹丕又設計要謀殺害曹植。卞太后知道了,非常震驚,就對曹丕說:
  「你已經殺了我的一個兒子了,我不准你再殺我的第二個兒子!」
  曹丕雖然表面答應,可是壓制不住他那可怕的嫉妒心理,暗中仍然不斷找曹植的麻煩,非置他於死地不可。
  這一天,他終於找到一個理由,就是曹操死的時候,曹植沒有留在曹操身邊。曹丕藉此大做文章,數落他不孝,下令宣曹植進京,準備治他死罪。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曹丕故意加上的罪名,可是文武百官竟然沒有人敢為曹植求情,深怕受到牽連。大臣華歆甚至逢迎的獻計說:
  「大家都知道東阿王曹植最有文才,不如陛下就給他一個機會,試探他的文才,讓他做一首詩。如果他做得不好,就乘機殺了他;做得好,也可以貶他……。」
  曹植帶著惶恐不安的心情來到殿前,曹丕對他說:
  「你我是親兄弟,母后又不停的為你求情,我就給你一個機會,大家都知道你很有文才,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內做完一首詩,我就免除你的死罪。」
  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一首詩呢?就算文才再高,也需要構思的時間,一般人怎能七步內完成呢?
  這時,在場的文武百官都不敢吭聲,氣氛緊張得不得了。
  曹植慢慢的站了起來,轉頭看了看曹丕,眼中充滿淚水,心中疑惑著,那坐在龍座上、苦苦相逼的人,真的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哥哥嗎?
  就在這樣混亂絞痛的心境下,曹植走出了第一步,口中也同時吟出了下面的詩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句的大意是:
  煮豆時,把豆子濾去豆豉作豆羹湯。
  用豆莖在鍋子下當烹煮的燃料,豆子在鍋子裡哭著。
  豆莖和豆子不都是從豆根生出來的嗎?
  為什麼豆莖要把豆子煎燒得這麼的急呀?
  多麼感人的詩句啊!
  在場的文武百官聽完,無不都情緒激昂,激動得落淚,就連曹丕自己也露出了慚愧的臉色。一時之間,他的良心似乎被喚醒了,深知如果再繼續逼害下去,恐怕群臣也會出現反對聲浪。當天,他只好下令饒了曹植的命,將他貶為安鄉侯。
但是,曹植雖然躲過這劫,曹丕仍對他存著猜忌之心,之後將他貶了又貶,曹植最後抑鬱的死在他鄉,他那首〈七步詩〉卻成為後世傳誦不已的名詩。而詩中「煮豆燃萁」的情節,也成了比喻兄弟相殘的典故。
  其實,曹丕這種嫉妒心理,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女人。據說,女人只要一嫉妒起來,也會做出很多瘋狂的事。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很多,光是魏晉這個朝代,可以舉出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賈充的第二任妻子郭氏。
  賈充是賈逵的兒子,字公閭,他的妻子死後,再娶郭氏為繼室。郭氏嫁到賈家不久,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叫做黎民,一向都由奶媽乳養照顧。
  黎民兩周歲時,長得活潑可愛,賈充很疼愛他。有一天,賈充由外面回來,奶媽正好抱著黎民在庭院玩耍,小黎民一看見父親回來,非常高興的在奶媽懷裡躍動著,像是要掙脫奶媽的手跳下來迎接。
  賈充見了,忍不住靠近奶媽,笑著逗弄著她懷中的小黎民,又是親、又是抱的,流露出父子親情。
  哪裡知道這時,郭氏剛好經過庭院,遠遠的看到這種情景,生性善妒而且殘忍的她,立刻妒火中燒,認定賈充喜歡上奶 媽,才會那麼親近,沒幾天就藉故把奶媽殺死了。可憐那小黎民,不知道奶媽為什麼忽然不見了,非常思念奶媽,一直吵著要找奶媽,誰也勸不聽,後來甚至拒喝其 他奶媽的乳,最後就這樣活活的餓死了。
  郭氏做夢也沒想到,害死奶媽,竟然會因此把自己的兒子也害死,而且此後,她再也沒生下任何一個男孩。人們都說,讓她「絕後」是老天給她的懲罰與報應。
  另一個例子,是孫秀的妻子蒯(ㄎㄨㄞˇ)氏。
  孫秀是三國時代,吳國吳郡(江蘇省一帶)的吳人,後來投降晉朝,晉武帝(司馬炎)非常寵信他,封他為驃騎將軍,讓他擔任交州的州長,還把自己的姨妹蒯氏嫁給她。
  蒯氏是南陽太守蒯鉤的女兒,她的姊姊嫁給晉武帝,所以,晉武帝和孫秀算是姻親。蒯氏容貌雖然美麗,嫁給孫秀初期,兩人的生活也一度十分和諧。可是,因為她生性善妒,很快就出了問題。
  有一次,蒯氏因為嫉妒,一時口快,沒有遮攔的罵孫秀是「貉子」。
  「貉」是一種外形很像狐狸,又喜愛睡覺的獸類。在當時,「貉子、貉奴」是北方人用來罵南方人的話,含有輕蔑、侮辱的意味在,是十分難聽的詞句,相當現在的「臭小子」、「爛東西」之類的話。所以,這話一出,立刻把孫秀給惹惱了,此後再也不進蒯氏的房間一步。
  蒯氏這才知道事態嚴重,心中後悔,卻又無計可施,最後只好向姊夫晉武帝求救。
  剛好那時,晉武帝大赦天下,所有的臣子都會被召見,孫秀也不例外。晉武帝抓緊時機,等到眾位臣子都出宮殿了,獨獨把孫秀留住,然後笑著對他說:
  「愛卿啊!你看,現在朕正在進行大赦,天下人都得到寬赦,那麼你的妻子蒯氏,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寬赦呢?」
  孫秀知道一定是妻子向晉武帝討救兵,讓他來說情的。心想:皇上面子總不能不給。當下脫帽下拜,接受晉武帝的說情,夫妻才又和好如初。
 
 
  閩南語有句俗諺「打虎、捉賊,親兄弟」,意思是說「在打老虎和捉盜賊這樣危險萬分的情況下,只有親兄弟才會真心和你同心協力的面對危難」。
  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又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該是親情深厚、相互扶持、彼此友愛才是。可是,曹丕竟然下得了手加以殘害,「權力、地位真的能盛過親情?」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是不是也是你的疑問呢?
  曹丕讓嫉妒沖昏了頭,以致行為無法無天,連親生母親也遏止不了,最後背下了萬古罪名。
  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嫉妒心很重的人?如果是,一定要多修養好的品行,多與品行優良的人來往,多看看歷史故事(可以鑑往知來),遇事多聽父母、師長的意見,才不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豆莖和豆子都是從豆根那裡生出來的,現在要煮豆子,豆莖何必煎燒得這樣急切呢?這是形容兄弟相殘很貼切的句子。
★煮豆燃萁:煮豆時用豆莖桿燒煮,比喻兄弟間骨肉相殘,或內部互相鬥爭。

曹操 : 一代梟雄



http://www.mdnkids.com/book_newlanguage/4.shtml


  曹操是東漢末年人,本姓夏侯,父親夏侯嵩拜宦官曹騰為義父,改姓曹,字孟德,小字阿蹣。曹操一直很有野心,當時有一位名叫喬玄的人很會看人,他和曹操第一次見面時,就對曹操說:
  「你實在是亂世的英雄、治世的奸雄啊!如今,天下正當亂世,群雄相爭且互相虎視眈眈的時代,能夠好好加以統理的人,恐怕只有你了!可惜我老了,等不到你飛黃騰達的時候,我應該把我的子孫託付給你才是!」
  年輕時的曹操,曾和袁紹一起闖蕩江湖、為所欲為,曹操甚至施詭計救過袁紹一回。那回,兩人進了一家新婚人家,故意 先喊叫「有賊啊!」然後趁亂進入新房,劫走了新娘。可是,翻出牆外後,兩人分路逃走,都陷入荊棘叢中,迷失了方向。袁紹被追捕的人追得很緊,躲在荊棘中不 敢亂動,眼看就要被捉了,曹操急中生智,立刻破口大叫「小偷在這邊!」追捕的人聽到叫聲,立刻轉向曹操的方向追了過來,袁紹才有機會脫逃,這個「做賊的喊捉賊」的妙法,讓兩個人最後都平安無事。
  曹操領軍後,從下面要說的事件裡,就可以看出曹操的不凡。
  有一次,在烈燄高照的夏天裡,他領著大軍長途跋涉了很久,所帶的水早已經喝完了,偏偏又在漫無邊際的曠野迷了路,將士們都口乾舌燥得厲害,甚至還有一些受不了的士兵倒了下來。
  眼看著倒下的士兵越來越多,曹操擔心的皺起了眉頭,但隨即想到了一個妙計,便對將士們說:
  「前面那片樹林是一大片梅林,梅子又肥又大顆,甘甘酸酸的,大家趕快到那裡摘來吃,就可以解渴了。」
  將士們一聽到有梅林,想到梅子,每個人的嘴裡都不自覺地流出口水來,而且個個精神大振,迫不及待的要趕快趕到梅林去。
  大家拚了命似地趕了一段路,終於到達了那片樹林。可是仔細一看,哪裡有什麼梅林?連一棵梅樹也沒有。
  將士們這才知道上當,正在大失所望的時候,曹操已經另外命人找到了水源,解除了大家的口渴問題。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將士們又精神抖擻的上路了。
  這個讓將士們振奮精神,進而讓意志力撐到水源處的「望梅止渴」辦法,既高明又巧妙,一直被後人傳誦不已。
  漢獻帝時,曹操出任宰相,但卻綁架天子來威脅控制諸侯。那時有一位名叫楊脩,字德祖的人,才思敏捷,被曹操選為主簿,掌管文書簿籍的事。
  有一次,曹操命人改建他宅府的大門,建到屋椽,工人想請曹操親自出來看看給些意見,免得建好了才要重建,那就更麻煩了。
  曹操出來看了看,一句話也沒說,只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進屋去了。建築工人一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完全不知道曹操的意思。
  楊脩看到了,就對工人們說:
  「曹丞相在『門』內寫個『活』字,就是在嫌門建得太『闊』了,你們趕緊把門拆了,把門建『窄』一點吧!」
  建築工人這才恍然大悟。
  又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嚐了一小口,然後在蓋子上寫了一個「合」字,大家滿臉狐疑,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杯子一直傳到楊脩的手中,楊脩看了一眼後說:
  「丞相的意思,是要大家每人都喝上一口,你們儘管喝就是了。」
  原來「合」字猜開來,就是「人一口」,大家這才弄懂。
  有一天,曹操率眾經過孝女曹娥的墓碑,碑的背面題有「黃娟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
  曹操看了,不明所以,就問楊脩說:
  「你知道這八個字的意思嗎?」
  「知道。」楊脩回答。
  「你先不要告訴我,讓我想一想。」
   曹操說完,一行人又繼續往前走了大約三十里路,他才拍手大叫說:
  「我知道了!楊脩,你把答案寫下來,看看和我的一不一樣。」
  楊脩寫完解釋說:
  「『黃娟』是『有色的絲』,隱射『絕』字;『幼婦』是『少女』,隱射『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也就是女子』,隱射『好』;『齏臼』是『用來搗受辛味的石臼,也就是受辛,隱射『辭』字。所以,答案是『絕妙好辭』。』
  曹操見楊脩的答案和他一樣,忍不住讚嘆說:
  「哎呀!我的才智實在不如你,相差了三十里路啊!」
  另有一次,袁紹和曹操成了敵人,曹操必須去征討據有河北的袁紹,在整裝軍備的時候,發現還有幾十、好幾寸長的竹片,士兵們都認為沒有什麼用,想放一把火把它們燒了。
  可是,曹操覺得燒掉太可惜,一直想著要如何善用它們,最後終於想到了,但是他沒說出口,故意讓人去問楊脩。楊脩聽完問話,立刻回答說:「可以做竹椑(ㄅㄟ)的橢圓形木楯(ㄕㄨㄣˇ)。」答案和曹操完全一樣,這樣一來,大家對楊脩的領悟力更加心服口服了。
  按理說,楊脩這樣聰明的人,曹操應該很珍惜他才是,可是曹操是個嫉妒心很重的人,當他知道楊脩的才能勝過他,心中 大為猜忌,經常擔心自己的想法會被他看穿,最後甚至認為不將楊脩除掉,勢必會成為他日後的心腹大患,於是就藉故把楊脩殺了。可以這麼說,楊脩是被自己的才 智給害死的,正是所謂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曹操除了嫉妒心重,而且殘忍、無情又兼疑心病重,對誰都不信任,他曾故意對身邊的人說:
  「我睡覺的時候,別靠近我,否則我會不知不覺的把靠近的人殺了……,你們要小心!」
  但是,就在這樣刻意的「警告」下,有人還是遭殃了。
  有一回,曹操假裝睡著了,一位平常很受寵的侍妾,擔心曹操會著涼,拿了一床棉被替曹操蓋上,沒想到曹操不但不感謝,反而當場把侍妾殺了。此後當他睡覺時,再也沒人敢靠近他,他的詭計因而得逞。
  另有一次,曹操擔心屬下會對他不利,又用了一次同樣的手法,逢人就說:
  「如果有人要對我不利,我的心就會跳動得很厲害,給我預警。」
  然後,暗中把一個親近的僕人叫來,悄悄的對他說:
  「你去拿刀暗中來到我的身邊,假裝要殺我,然後我假意有預警,心跳得厲害,命人把你捉起來揚言要斬首。但你不必擔心,那其實是假的,你只要一直否認有人指使你就行了,什麼事都不必做,事後我一定會重重的賞你……。」
  那位奴僕信以為真,就照著曹操的話去做,被捉時也不害怕,並沒有說出真相,沒想到後來竟被斬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曹操利用、出賣了。
  但是,經過這次事件後,曹操身邊的人都被矇騙了,以為曹操真有預知謀刺的能力,銳氣受了挫,不敢再輕易有謀刺他的舉動了。
  還有一個事件,可以看出曹操的狠毒。
  曹操有一位歌妓,生性兇惡,曹操早就想殺她了。可是,這位歌妓的歌聲非常的清高美妙,曹操十分珍惜她這方面的才能,因而三心兩意的下不了手。
  後來,曹操選了一百多個歌女,一起訓練她們,發現其中有一位歌女的歌聲,可以和原有的歌妓媲美,就毫不遲疑的把原有的歌妓給殺了。
  曹操向來有頭痛的毛病,有一天,他的頭又痛起來,而且非常嚴重,部屬為他找來當時非常有名望的醫生─華佗來替他診治。
  華佗仔細診察了曹操的脈搏、面容與氣色後,對曹操說:
  「這樣的毛病如果要痊癒,必須開刀動手術……。」
  「什麼!你說要在我的頭上開刀!那不是等於要我的命嗎!簡直胡來!來人、來人啊!把這個瘋醫生給我關進大牢去……。」
  多疑的曹操,怎麼可能放心的讓人替他在頭部開刀,他怎會相信華佗會真心要醫治他呢?萬一在開刀時動手腳,那還得了!
  因此,沒等華佗把話說完,就把他關進牢裡去,這位當代名醫華佗就這樣死在牢裡,之後,曹操再也沒有遇到其他更高明的醫生,可以醫治他頭痛的宿疾,這個病痛就一直伴隨他到死。
 
 
  曹操有才卻無德,多疑、善嫉、詭詐又心狠手辣,所以後人不以「英雄」來稱他,改稱他為「奸雄」或「梟雄」;想置他於死地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曹操何等聰明,早就看穿了這點,為了防範萬一,就捏造出自己具有一些「超」能力,為了讓人相信,寧可犧牲無辜親信與親近奴僕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為人,怎不讓人毛骨悚然呢?
  此外,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有備」才能「無患」。故事中的楊脩,是個有捷思、敏才的人,卻沒有及早防範曹操那可怕驚人的嫉妒心,以致「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被害慘死,實在死得冤枉、可惜。
  你的身邊有類似曹操這種「梟雄」的人物嗎?
  如果你是楊脩,你會用什麼辦法提防曹操,還是乾脆離開曹操歸隱山田呢?
 
 
★做賊的喊捉賊:俗語,形容盜賊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故意先嚷叫捉賊,一方面可以轉移大家的焦點,為自己解套;一方面又可以乘亂進行有利自己的事情。
★望梅止渴:詞語典故源自曹操領軍虛構梅林的故事,意思是望著梅林,使口水流出而止渴。比喻真實的願望一時無法實現,假借空想來暫時安慰自己。
★屋椽:指承架屋瓦的圓木。
★斛:古時候的度量單位,約五斗。
★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些聰明人仗著自己的「聰明」,以為可以解除各種問題、度過種種難關,結果卻反而嚐到敗果,不但誤了自己,也誤了別人。

庾亮 : 宅心仁厚 不售凶馬


http://www.mdnkids.com/book_newlanguage/3.shtml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位令尹,名叫孫叔敖。他小時候,曾經遇到「不吉利」的兩頭蛇,於是明快地用石頭奮力把蛇殺了,埋進土裡,然後馬上回家向母親哭訴說:
  「我聽說,見到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我今天看見了,我、我快要死了……嗚嗚……。」
  「先別哭!我問你,那條蛇呢?」母親溫和的問著。
  「我……我怕別人看見牠,會跟我一樣倒楣,就把牠殺了,現在埋在山邊附近的草堆裡……嗚嗚……。」孫叔敖一邊哭、一邊說。
  母親本來還真的有點緊張,不過聽了孫叔敖的善舉之後,就放心了。她安慰他說:
  「好心的人,一定會得到好報。你放心!你不會有事的!」
  媽媽安慰了好一陣子,孫叔敖才半信半疑地止住了哭聲。
  後來,果然如母親所料,孫叔敖並沒有像傳說所說的「不久會死去」,一直活得好好的。
  像孫叔敖這樣有愛心的人,晉朝也出了一位,就是庾亮。
  庾亮,字文康,曾經買了一匹「的盧馬」★,據一位能辨識千里馬的「伯樂」所寫的《相馬經》裡,就提到這麼一段文字:
「的盧馬」又叫「榆鴈(ㄧㄢˋ)」,是一種凶馬,奴僕騎了會客死他鄉,主人騎了會獲得死罪,被斬於市。
  「文康,不如趕快把這匹馬賣給別人吧!」
  朋友知道後,都這樣勸庾亮。
  「不行!這怎麼可以!假如我把這匹凶馬賣給別人,豈不是要會害到那位買馬的新主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怎麼可以把我自己的不安,轉嫁到別人的身上去呢?……當年,孫叔敖遇到兩頭蛇,深信自己會因此遭遇不幸,怕兩頭蛇再被其他人看見,當場就奮力把兩頭蛇殺死,他的仁心在後世傳為美談。我非常欽佩他,所以,今天我決定要效法他的做法,不讓凶馬再繼續害人。」
  庾亮一說完,就立刻叫人把「的盧馬」殺了。
  庾亮除了有仁心之外,還是個本性自然、容易親近的人,朋友平日都喜歡和他開玩笑,大家一起耍耍嘴皮子、言不及義一番。
  例如,有一次,一個名叫康法暢的朋友來拜訪,庾亮見他手上拿著一支上好的拂麈(當時清談人士習慣拿拂麈,蔚為風氣),就調皮地問康法暢說:
  「哇!這麼好的一支拂麈,你怎麼還能保留到現在啊?」
  康法暢回答得巧妙,他說:
  「廉潔的人不會貪求它而來向我要,而貪求的人來向我要,我也不會給他,所以可以保留到現在呀!」
  說完,主客兩人都哈哈大笑。
  又有一次,庾亮去拜訪周顗(字伯仁),周顗看到庾亮有點發福,就調侃他說:
  「文康,近來有什麼高興的事嗎?否則身體怎麼突然胖了起來?」
  「伯仁呀!那你最近是在憂愁什麼事嗎?否則怎麼忽然間變清瘦了呢?」庾亮嘴不饒人的反問。
  「我哪有什麼憂愁的事,倒是天天都聞到清新的空氣,把我身上一些骯髒的東西全都清除了,所以,就變清瘦了呀!」周顗得意的回答說。
  兩人又是一陣會心的微笑。
  外形儀表堂堂的庾亮,不僅和朋友之間的應對非常機智,即使面對的是皇帝般的大人物,他也可以表現得很自然。這一點,由晉明帝與謝琨的對話中,就能看出幾分:
  「你和庾亮相比,誰比較好?」晉明帝問。
  「如果穿起朝服,列班朝廷,作為百姓的模範,我是不如庾亮;但如果談到隱居山林的恬淡個性,庾亮是比不過我的。」謝琨回答。
  由此可知,庾亮的行為舉止多麼得體!
  最難能可貴的,是庾亮很愛才,而且不會因為自己位高權重,就表現出傲慢的神態,向任何人才請益時,都是一副謙沖為懷的模樣。
  從以下這個故事,就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話說晉朝時,江州有一個人,名周邵、字子南,隱居在廬山。庾亮聽說周邵很有才德,就想起用他,於是,穿著很正式的服飾前去拜訪他。
  可是,每次庾亮從大門進去,周邵就從後門溜走,總是推辭庾亮的好意。
  後來,庾亮想到一個點子,就是有天突然拜訪,周邵來不及避開,只好硬著頭皮接待他。
  剛開始,兩人只是默默地對坐,沒說一句話。
  後來庾亮肚子餓了,向周邵要東西吃,周邵只好勉為其難叫人準備一些簡樸的飯菜。沒想到,庾亮居然毫不客氣,自顧自地、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最後,周邵也卸下心防,兩個人才慢慢打開話匣子,而且談得非常愉快。
  由於兩個人都關心目前的國家局勢,還相約日後誰有本事擔當大官,一定要互相引薦,一起救助世人。
  不久,周邵被庾亮說動,決意出來做官,歷任西陽太守、鎮蠻護軍等職位。但是,當周邵升為官祿兩千石的大將軍後,覺得官場很不得意,有一天半夜裡,在房裡不斷的慨嘆說:
  「唉!我這個堂堂的大丈夫,竟然被庾亮給騙了!」
  話意大致是在暗示「官場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生存」,所以,才意氣的說出「讓庾亮欺騙」這樣的話來。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周邵說出這些話後不久,背部就生瘡過世了。庾亮從別人那裡得知這個訊息,想起當年周邵說了那句怪罪他的話,覺得不用再追究,也不必放在心上。
  庾亮有一個弟弟叫庾翼,名聲和庾亮一樣響亮,當時,他們稱他是「荒年穀」,意思是說,可以在荒年中救濟有難的人。
  雖然如此,庾翼在「處事的機智」和「與朋友的應對交際」上,似乎都沒有哥哥庾亮敏慧。
  據說,有一次,庾翼大舉整兵,準備好好的征討狄人一番。可是,狄人也不是弱者,早就做好準備,使得庾翼的大軍不得其門而入。
  偏巧,當時的皇帝突然逝世,庾翼的另一位哥哥庾冰也在同時過世,庾翼只好讓長子鎮守在襄陽,自己匆匆忙忙地趕回去奔喪,最後,進攻狄人的事就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下,不了了之了。
  更絕的是,庾翼一位朋友叫殷羨,曾針對這個事件,故意寫了一封信取笑他,信中還附送了一支折了角的如意(搔癢用的長棒),隱隱約約地調侃庾翼「出師不如意」。
  沒想到,庾翼半點也沒有察覺朋友的用意,回信時還說:
  「你送來的如意雖然折壞了一角,但我會請人拿去修理好,再拿來用……。」
  殷羨看到回信,知道庾翼似乎少了一根筋,並沒有察覺他的暗諷,忍不住搖頭嘆息了起來。
 
  你有過把不好、不想要的東西,或是不想做的事,推給別人的經驗嗎?
  佛家認為「為別人著想」,就如同在為自己種植「福田」一樣。你同意佛家這樣的說法嗎?你贊成庾亮的做法嗎?
  你是不是常常不了解親友對你的「明喻」或「暗示」呢?如果是的話,要更用心去傾聽與溝通了解親友的真正用意,否則容易變成交際上的阻礙!
★宅心仁厚:比喻為人厚道、寬宏大量,相當仁慈。
★的盧:一種馬的名稱,傳說是凶馬,除非本身的命很硬,否則騎了會遇到不幸的事。三國時代的劉備也曾騎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要的,不要施在別人身上。

陳家兄弟: 難兄難弟 陳元方答客



http://www.mdnkids.com/book_newlanguage/2.shtml


  晉朝時,潁川有戶陳姓人家,三代都是名人。祖父陳寔(ㄕˊ),字仲弓,曾擔任過太丘(今河南永城縣西北)縣令,由於品德優異,受到百姓的推崇,稱他為「陳太丘」。
  陳太丘有兩個兒子:長子陳紀,字元方;小兒子陳諶(ㄔㄣˊ),字季方。兩兄弟和父親一樣,都是當時很有德行的名士;而且,也都是早慧之人,也就是說,從小就很聰明。
  不信嗎?請看以下這個例子:
  陳元方七歲那年,有一天,他的父親和朋友約好當天中午要碰面,可是在家裡一直等,等到已經過了中午,陳父的朋友還是沒來。最後,陳父實在沒有辦法再等,便出門辦事去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陳父的朋友才姍姍來遲,見到陳元方在門外玩,就問說:
  「令尊在嗎?」
  陳元方回答說:「他等了你好半天,結果你都沒來,他就出門辦事了。」
  陳父的朋友生氣地說:「做人怎麼可以這樣!和朋友約好了,怎麼可以自己跑出去辦事?」
  陳元方聽完父親朋友的這番抱怨,就毫不客氣地反駁:
  「您和我父親約好中午要碰面,可是時間到了,您卻沒出現,是您不守時、不守信;現在,您又在我這個兒子面前罵我父親,實在是很失禮!」
  陳父的朋友聽完,一臉慚愧,連忙下車想要逗逗他,陳元方卻頭也不回的進了家門,連理都不理他。
  後來,陳元方在11歲的時候,曾侍候過當時鄴縣的袁姓縣令,縣令有一次問他這樣的問題:
  「令尊在太丘做官時,到底做了什麼事,為什麼遠近的人都誇讚他呢?」
  陳元方很得體的解釋說:「家父在太丘時,對個性強悍的人,會用德義來安撫他們;對個性懦弱的人,會用愛心來引導他。由於能按照每個人的本性來加以誘導,久而久之,大家就更敬愛家父了。」
  袁縣令盯著陳元方問:「我現在在鄴縣做官也是這樣啊!不知道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呢?」
  這個很難應對的問題,年紀小小的陳元方卻馬上這麼說:
  「這裡並沒有所謂『誰學誰』的問題呀!就像周公和孔子,兩人相隔了好幾百年,是不同時代出生的人,但是他們的為人處世、一動一靜卻那麼相像。但周公不可能學孔子,孔子也不曾刻意學周公呀!兩人的意趣相同,行為自然也不知不覺地相同了。」
  他很巧妙地用很圓融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讓袁縣令對他印象深刻。
  幾年後,陳太丘因為某個緣故,被穎川的太守處以「剃髮」的罪刑。有一天,一位客人故意問陳元方說:
  「穎川的太守是個怎麼樣的人?」
  「是個高明的人。」陳元方回答。
  「那令尊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客人又追問。
  「家父是個忠臣孝子。」陳元方回答。
  客人似乎有意刁難他,「照你的說法,高明的太守怎麼會處罰忠臣孝子呢?」
  「……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陳元方遲疑了一下說。
  客人認為陳元方刻意迴避,當然不會這樣就算了,開始步步進逼,說話也連諷帶刺,「你該不是有意裝聾作啞,想這樣隨隨便便就迴避我的問題吧?」
  陳元方看看客人有點挑釁的模樣,知道這下子非回答不可了。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條斯理地說:
  「尹吉甫聽了續弦妻子的讒言,把前妻生的兒子伯奇放逐;漢朝大臣董仲舒,也曾把自己的兒子符起放逐過。……請問你,尹吉甫與董仲舒兩個人,不都是高明的人嗎?他們兩個人的兒子不也都是忠臣跟孝子嗎?為什麼最後都還是被他們高明的父親給放逐了呢?」
  客人聽了這番話,完全無言以對,只有默默地走了。
  其實,除了哥哥以外,弟弟季方也不遑多讓。例如有一次,有人問陳季方說:
  「請問您父親陳太丘先生,憑什麼能夠享有天下盛名呢?」
  陳季方巧妙地比喻說:「家父就像生長在泰山半山腰的桂樹一樣,往上,是好幾萬尺的高山;往下,則面臨看不見底的深 淵。桂樹上面的枝葉被甘露澆淋著,樹根被深淵的甘泉滋潤著。……你問桂樹為什麼被人們稱羨,桂樹自己哪裡會知道!這就好比問桂樹,它面臨的泰山有多高、淵 泉有多深一樣,它自己是不可能知道的呀!也就是說,如果連我父親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的事,身為兒子的我,當然更不可能會知道了。」
  陳元方有個兒子,名叫陳群,他長大後,雖然已經和祖父、父親、小叔一樣知名,卻還是經常和小叔陳季方的兒子陳忠,為了「誰的父親道德比較高」這個無法具體評比高下的問題上,多次爭論不休,不過每次都辯不出勝負來,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有一次,陳群、陳忠這對堂兄弟,又為了同樣的問題爭辯起來,這回,他們堅持要得到確切的答案才肯罷休,決定把家中最德高望重的祖父(陳太丘)請出來,要他為他們作決斷。
  陳太丘聽了堂兄弟倆的說明後,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笑著對兩個孫子說:「你們兩個人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元方和季方兩 兄弟,他們雖然在年紀上有『長幼』之分,在德行方面可是完全沒有『好壞』之別喔!他們兩個人都是又有賢德、才能又頂尖的人物。所以,做哥哥的元方不簡單, 做弟弟的季方也很了不起,可以說是難兄難弟!」
  不過,雖說陳元方和陳季方兩兄弟都是很謹慎、很恪遵禮法的人,但在品評人物高下為尚的晉朝社會而言,還是難免會出點小差錯。更離譜的是,這樣的小差錯,往往會產生極為誇張的效應。
  事情是這樣的:陳太丘過世時,全家人都很傷心,陳元方更因為哀痛過度,身體一下子瘦了好幾圈,變得骨稜稜的。他的母親看了很不忍心,在他睡覺的時候,順手拿了一條棉被替他蓋上。沒想到,陳母一時失察,蓋了一條錦被(華麗的棉被),完全犯了喪禮的大忌。
  不只如此,蓋錦被的這一幕,還剛好被當時進來的著名文學家郭泰(字林宗)看見了。於是,他很生氣地走到陳元方身旁,用力地搖醒他說:「父喪期間,你怎麼能拿這麼華麗的棉被來蓋呢?你這樣做,能安心嗎?我很不贊同你的做法!」
  說完,他就氣虎虎的走了。等到陳元方弄清楚狀況時,郭泰早已經走得不見人影了。
  結果,這樣的消息傳開之後,將近有一百多天的時間,陳家都沒有任何一個賓客上門前來弔喪。
 
 
  話說得恰當,可以說服人;說得不合理或不恰當,有時會引起更可怕的禍事或爭端,這便是所謂的禍從口出★。如果能像陳太丘,用恰當的言語適時化解了孫子間一場即將爆發的家族紛爭,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畢竟,在雙方爭鬥不休時,如果可以用圓融的話為雙方打圓場,多半就不會讓衝突更為高漲。
  現在,想一想,你有沒有過用圓融的話,打破可能會發生的爭端?
  古時候,無論進退的「禮」、拜訪的「禮」、結婚的「禮」、喪葬的「禮」等,樣樣都比現代更為繁瑣與注重細節。像是守喪期間不能穿好的、吃好的,這都只是基本的禮數;所以,拿華麗的棉被來蓋,當然更是忌諱,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其實,要求這些禮數,無非是想要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與自己心情的哀痛。
  然而,話說回來,陳元方的母親也只是心疼兒子,一時無心的疏忽,卻為兒子帶來不必要的誤解,疼愛反而變成傷害,實在是很冤枉。
  雖然現代的禮已經比古代減少很多,內容也因為時代的轉移而簡化,但還是有一定的基本禮儀,如果不了解或不懂,就很容易犯了和陳母一樣的錯,成了愛之適足以害之★。
  你的父母或親友長輩,曾犯過這樣的毛病嗎?
 
 
★難兄難弟:最初的意思是說兄弟兩人各有所長,難以評估好壞;現在已經引伸為同處在困境的幾個人。
★禍從口出:如果說話時不小心謹慎一些,就很容易惹來災禍。
★愛之適足以害之:出於愛他的本意,想做有利於他的事,卻因為認知不夠或疏忽,反而變成不利於他,甚至壞了他的事。

顧榮 : 分菜得善報



http://www.mdnkids.com/book_newlanguage/1.shtml


  晉朝時,吳郡有一位很有「同理心」的人,名叫顧榮,凡事都會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確實實踐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有一次,顧榮應朋友之邀,到洛陽參加宴會。在宴會上,顧榮看到一位負責傳送菜餚的僕人,一副很想吃菜的樣子,他便立刻放下筷子,毫不吝嗇地決定,把自己那份菜分給那位僕人吃。
  這樣貼心的舉動,卻招來同座朋友的取笑。他們都認為,他這麼做簡直就是浪費美食。畢竟,當時是門戶階級十分嚴格的時代,凡事講求門當戶對,階級不同的人,是不會彼此接觸的。
  但顧榮並不以為意,他有自己的「推己及人」★的看法:
  「那個僕人整天在傳遞菜餚,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菜傳來傳去,沒有機會品嚐美味,心裡一定很難受吧。」
  因此,顧榮不理會朋友的取笑,堅持讓傳菜僕人品嚐。當他看到傳菜僕人嚐了佳餚後滿足的表情,自己也覺得非常開心。
  他沒有想到,這件小事,日後卻決定了他的生死。
  幾年後,趙王司馬倫企圖篡位,時局因而變得很差。倒楣的顧榮為趙王所逼,只好擔任他府中的長史,管理府內的大小事 宜。叛亂平定後,顧榮因為曾替叛王司馬倫做過事被捕,甚至被叛死刑。沒想到,有一位督帥拚了命力保,還想方設法營救他,極力說服當局相信他是被強迫的,才 總算讓顧榮免於一死。
  獲釋後,顧榮一直想向這位救他一命的督帥道謝,卻始終沒能如願。
  之後,晉朝王室決定渡過長江,遷都到洛陽避難,顧榮也跟著王室遷移,儘管一路上危機重重、凶險萬分,卻始終有人暗中護衛他,使他屢屢能夠化險為夷,平安到達目的地。
  追查了很久,顧榮終於知道搭救他的這位「貴人」是何方神聖,原來,之前拚命營救,與這一路護送他的恩人,正是曾經受他「分菜之恩」的傳菜僕人!
  這樣美麗的緣分,讓顧榮既意外又感動。
  晉朝渡江南遷後,史稱東晉。當時的皇帝晉元帝封顧榮為驃騎將軍,凡是有關軍中的大小事宜,都會詢問他的意見。但是,總算否極泰來的顧榮並沒有因此而自大、忘本,仍本著他「同理心」的一貫作風,不管是對平民老百姓,還是對大權在握的皇帝,都是一樣。
  例如有一次,晉元帝很憂愁地跟顧榮說:
  「東遷到別人的地方之後,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老是有種愧疚的感覺……。」
  顧榮一聽,立刻跪下來安慰晉元帝說:
  「陛下,天底下任何一寸土地,不都是您的土地嗎?您怎麼會有住在別人地方的想法呢?更何況,歷代許多帝王都有遷都 的例子,例如,商朝的祖乙曾遷都到『耿』(今山東吉縣南)、盤庚曾遷都到『亳』(ㄅㄛˋ,今河南商丘西北),周朝也曾遷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陽),不是 嗎?陛下實在不必對遷都的事情耿耿於懷啊!」
  晉元帝聽了顧榮的話,果然心情就好多了。
 
  俗話說:「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以報。」傳菜人的行為舉動,正是實踐這句諺語的最佳寫照。
  「同理心」是一種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能夠體會對方心境的行為。顧榮因為自己有同理心,才會捨得把菜分給別人吃,更讓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真心回報,這就是所謂的「施恩不望報」★。
  但是,有些人卻不是這麼想,往往在施恩後,就期待別人回報,如果對方沒有回報,他就抱怨、生氣,把自 己和別人都惹得不開心。這就違背「施」的真義了。「施」的真義,就是「施恩不望報」,也就是秉持著佛家「種善因得善果」的信念,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多施、 多捨,不望回報,就能為自己廣植福田,總有一天,一定會有應得的福分。
  想一想:你具備同理心了嗎?你願意「施捨」嗎?你曾「施捨」給別人什麼,還是只從別人那裡得到「施捨」?得到別人的「施捨」後,你會回饋當事人,或社會其他需要被「施捨」的人嗎?
  這樣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子說的話,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轉嫁在別人身上」。
★推己及人:用自己心裡的想法,去推想別人的心意;也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施恩不望報:施恩惠給別人,不期望回報。